本文共 839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命令基本格式:[root@localhost~]# 命令 [选项] [参数]
选项:-a:显示所有文件-d:显示目录信息,而不是目录下的文件 -h:人性化显示,按照习惯的单位显示文件大小-i:显示文件的i节点号-l:长格式显示--color=when:支持颜色输出,when的值默认是always(总显示颜色),也开以是never和auto。
mkdir [选项] 目录名选项: -p:递归建立所需目录
rmdir [选项] 目录名选项: -p:递归删除目录
cat [选项] 文件名-A:相当于-vET选项整合,用于列出所有隐藏符号-E:列出每行结尾的回车符$-n:显示行号-T:把Tab键用^I显示出来-v:列出特殊字符
空格:向下翻页b:向上翻页回车:向下滚动一行q:退出/字符串:搜索指定字符串
tail [选项] 文件名-n 行数:从文件结尾开始,显示指定行数-f:监听文件的新增内容
-f:强制删除-i:交互删除。在删除之前会询问用户
cp [选项] 源文件 目标文件-a:相当于-dpr-d:如果源文是软链接(硬无效),则复制出的文件也为软链接-i:询问,如果文件存在,则询问是否覆盖-p:复制后保留目标文件的属性-r:递归复制,用户复制目录
mv [选项] 源文件 目标文件-f:强制覆盖,如果文件已存在-i:交互移动,如果存在,询问是否覆盖-v:显示详细i信息
转载地址:http://deca.baihongyu.com/